「感統訓練毫無用處,真是一筆冤枉錢!」
「只要一測,肯定孩子有問題,十個孩子九個都不正常?」
「感統訓練不就是帶著孩子在這里鉆洞,在那兒移動嗎?」
"我家的孩子經過感統訓練后,變化還不錯啊。"
家長論壇上隨手一翻,關于感統訓練的帖子下面總有不少爭議,一方面父母們希望能夠切實幫助孩子,另一方面擔心花大錢到手后會被人搶光,結果不了了之。因此,感統訓練究竟是IQ稅還是需要的呢?天津自閉癥機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家長們都比較關心和疑惑的幾個問題:
②為什么現在這么多感統失調的孩子?
這恐怕是家長們想知道的問題,畢竟,只要帶著孩子去檢查,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癥狀不正常。天津語言發育遲緩想想自己小時候,那個年代,父母都很忙,有的家庭甚至是兄妹帶著兄妹就這么糊涂過,自己現在也還好。天津感統訓練為什么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孩子們還那么容易感統失調?
事實上,過去和現在的成長環境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通過調動他們身體的各種感官來感知世界。以口來吸吮,以指來觸摸,以眼來觀察,以耳來傾聽,以鼻來感知,只有與外界充分接觸,才能滿足幼兒的感統刺激。
從前孩子一般居住在鄉下,可以在泥巴地上跑,可以下河摸泥鰍,在地里摘水果吃,接觸環境很豐富。但隨著城鎮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們都住在高樓里,放眼望去,卻看不到一片鋼筋混泥土的森林,很少能接觸到自然。
另外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都是1個,一個孩子通常由父母、爺爺奶奶、甚至外公外婆六個大人養育,照顧的無微不至,怕孩子磕磕絆絆,限制他們的行動,使孩子接受到的情感刺激信息非常有限,這可能會導致情緒失調。
2感統失調是可以自我治愈的嗎?
雖然感統失調確實存在,但是,會不會等孩子長大一些,感統失調自然就會好起來,不需要感統訓練呢?
我想在此向家長們強調一下,0-13歲是兒童各種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統合能力的時期,如果在這期間沒有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即使是長大后也會伴隨著感統失調的問題。
對自己來說,成長是一種幻覺,它實際上是孩子自我意識控制的一種表現。幼年時頭暈目眩,長大后避免需要長時間旋轉的運動;幼年時有恐高癥的表現,長大后不需要使人感到不適的高地。這不是孩子“自我調節”,而是孩子學會隱藏。
②只要參加感統訓練,孩子立刻就會有明顯的改變?
感統訓練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通常是正常的感統。